全媒體記者 韓秀嫣 通訊員 曾慶紅 唐姍姍
近年來,襄城區以棚改征遷和老舊小區改造為抓手,推動城市建設、城市管理高質量發展。
為了安民惠民,襄城創新思路,勇于破題,敢于攻堅。2020年,全區征遷任務為5503戶。自4月份全面恢復棚改征遷工作以來,已簽訂協議4574戶,占全年任務數的83.1%。
惠民生 棚改圓了居民安居夢
從棚戶區到樓房,從憂居到安居,這是廣大棚戶區居民的夢想。
小區干凈整潔,小高層均安裝電梯,物業管理規范……12月23日,跟隨征遷干部,記者來到襄城區冠通嘉苑小區,探訪征遷戶莫長福的新居生活。
莫長福今年72歲,過去住在真武山街道辦事處南湖征遷片區102家屬院,和妻子、兒子、兒媳生活在42平方米的單元房內。
“以前四口人擠在一起,肯定是不方便的。”莫長福告訴記者,“而且家屬院基礎設施老舊,消防通道缺乏,地下管網堵塞,存在很多安全隱患。”
2016年8月,102家屬院征遷工作啟動,真武山街道辦事處征遷專班挨家挨戶與征遷戶講政策、簽協議。莫長福作為老干部、老黨員,在主動簽約的同時,還動員親屬、朋友支持征遷。“借著棚改的東風,居住條件大大改善。棚改,是利國利民的好事!”莫長福高興地說。
翻天覆地的變化在102家屬院上演,650戶住戶搬進新居。這只是襄城區推進棚改、提高居民幸福指數的一個縮影。
一方面,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和重大項目征遷。襄城區“四大家”領導領銜,組建11個征遷工作專班,帶領全區1000余名干部奮戰在征遷一線,同步建立定期督辦和定期研判制度。鳳雛大橋兩側景觀帶253戶征遷僅用一個多月時間,8個片區一舉實現倒房清零……襄城區全年共騰出凈地3175畝,為一批重大項目落地開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另一方面,該區牢固樹立攻堅思想、強化攻堅作風、優化攻堅機制、彰顯攻堅效果,大力推進還建房建設。蘇家園等5個還建項目峻工交付,3500多戶征遷群眾喜遷新居,生活質量和居住環境顯著提升。“改善居住環境,實現安居夢想,是百姓最樸實的愿望與追求,也是我們的使命。”襄城區棚改征遷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優布局 更好融入首善之區建設
住宅外墻粉刷一新、小區道路不再泥濘、花壇內種滿樹木花草、停車位規劃有序……對于鳳雛家園小區居民而言,小區的變化處處可見。
鳳雛家園小區居民孫海清對改造感觸很深:“以前下水道堵塞、屋頂漏水、道路失修、公共照明缺失、電動車無處停……問題多得不得了,現在小區面貌煥然一新,我們住得也舒心了。”
鳳雛家園小區由化機小區、礦山小區、華龍小區及高新土地局家屬院4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整合而成,改造后基礎設施得到完善,三方聯動提升管理。“最近我們正在走訪入戶,推進安裝電梯相關事宜。”真武山街道鳳雛社區黨委書記李曉波告訴記者。
老舊小區改造一直是襄城區的一個難題。該區迎難而上,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補短板、惠民生的重中之重,加快推進轄區老舊小區改造,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真正讓老百姓從老舊小區改造中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襄城區“四大家”領導領銜包保重點老舊小區;街道、社區派出300余名工作人員下沉到146個老舊小區,與1萬余人次座談,發放問卷7000余份,全方位宣傳政策,充分聽取群眾對小區改造的意見。在此基礎上,按照“一區一案”的模式,該區將65個小區納入今年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專門制定《襄城區老舊小區改造拉練考核工作辦法》。
目前,全區投資1.5億元,完成了91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惠及全區5.5萬人。襄城礦山小區、燈具廠小區等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經驗得到省住建廳肯定,全省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現場會在襄城區召開,襄城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贏民心 努力提升百姓幸福指數
棚改征遷和重大項目不僅是檢驗干部的試金石、鍛煉干部的主戰場,還是錘煉干部作風、展示干部能力的重要舞臺。
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公寓項目涉及紅線內征遷戶140戶。征遷干部吳修香挨家挨戶向群眾宣講棚改政策,加班加點已經成為常態。“在政策范圍內和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對群眾提出的合理訴求盡量滿足,嚴格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唯有打造陽光的征遷秩序,才能真正讓棚改戶信服。”這是吳修香用實踐得出的切身體會。“守、磨、忍”三個字,是襄城龐南指揮部工作人員陳風哲打開群眾心扉、破解征遷難題的法寶。曾經,為了敲開征遷戶王老太的家門和心扉,他跟了王老太1個月,心甘情愿到地里幫她干農活。看到小伙子這么熱心、主動,王老太終于把他“請進了門”,說出了自己的訴求,并成功簽訂了征遷補償協議。“與征遷戶打交道,先要和他們交朋友,一旦他們信任你,有啥話都會跟你講!”陳風哲用他的真情,換來群眾的認可。
種種民生關懷,體現在不斷滿足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上。燈具廠二區、四區和激光設備家屬院等老舊小區在拆違后形成了空地。為確保拆后空地還地于民、物盡其用,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檀溪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張彥濤協調安排,及時調整施工方案,在拆違區域新建群眾休閑廣場,有效提升了小區的生活空間和生活品質。
透明的政策、細致的安排保證了棚改舊改有序推進,“民生關懷”贏得了最大的“民意支持”。棚改舊改過程中,絕大多數片區實現“零上訪”“零糾紛”“零事故”。
襄城區委書記吉虹表示,我們就是要把棚改、老舊小區改造和重大項目征遷作為推動襄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機遇、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加快襄城轉型升級的強力推手,作為培養錘煉襄城干部的大舞臺。
責任編輯:汪曉璐
請輸入驗證碼